仁慈的关系

《仁慈的关系》(本国语言名:《Kegyelmi viszonyok》),是由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所著的中短篇小说集,译者为余泽民、康一人,首次出版时间为1986年,2020年1月、2023年8月该小说集中文版本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仁慈的关系》收录了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所著的《茹兹的陷阱》《理发师的手》《火》《调台旋钮》《最后一条船》等在内的八个故事。

《仁慈的关系》延续了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标志性的 “令人晕眩” 的语言风格,书中的人物总有着相似的怪诞:他们在某种异乎寻常的神经紧张中,追逐或对抗着某种难以言说的事物,他们仿佛充满激情的悲剧人物,却将一切夸张地演绎成了一出令人发笑的喜剧。在这一点上,他们似乎和弗兰兹·卡夫卡小说中的主人公是同类,却又似乎病得更加严重。

内容简介

《仁慈的关系》为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包括拉斯洛·卡撒兹纳霍凯代表作《茹兹的陷阱》《理发师的手》在内的八个故事。延续其标志性的 “令人晕眩” 的语言风格 —— 长句复杂、情节跳跃、叙事模糊,以 “疯狂增殖的语言” 探讨饺子历史中的人性与命运,人物多在荒诞处境中追逐或对抗未知,命运充满反讽,兼具悲剧内核与喜剧荒诞感。

出版历史

《仁慈的关系》首次出版时间为1986年。2020年1月,《仁慈的关系》中文版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23年8月,《仁慈的关系》中文版再次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作品鉴赏

拉斯洛·卡撒兹纳霍凯笔下的人物总有着相似的怪诞:他们在某种异乎寻常的神经紧张中,追逐或对抗着某种难以言说的事物,他们仿佛充满激情的悲剧人物,却将一切夸张地演绎成了一出令人发笑的喜剧。在这一点上,他们似乎和弗兰兹·卡夫卡小说中的主人公是同类,却又似乎病得更加严重。《甩掉埃勒·博格达诺维奇》中,主人公借用他人的目光来审视自己(以及他影子般的同伴埃勒·博格达诺维奇)的存在——并且得出了关于自身命运的不安结论,接着,对“他人即地狱”的领悟形成了整篇小说的行动逻辑,然而小说的分化却发生在“我和埃勒·博格达诺维奇”这一难分彼此的命运共同体之间,拉斯洛·卡撒兹纳霍凯以杂耍般高蹈的长句描摹这一分化的细节,让主人公严肃的姿态变得滑稽十足。

在接下来的篇目中,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将人物充满反讽意味的命运完整地呈现出来,逐渐揭示出使人变得疯狂的世界那抽象的构造。比如《理发师的手》中,主人公为了一己私欲而杀害了他的朋友,在紧张的逃亡的过程中,他自己也成为了另一次谋杀的受害者;《茹兹的陷阱》则采用“首尾相接”的圆环结构,追踪他人的男人和被追踪的男人,他们的荒唐处境都被一个陌生女人的目光所收缴;而在《荷曼,猎场看守》(第一稿)和《手艺的终结》(第二稿)中,作家暗示后者只是对前者故事的一次改写,然而故事的两个版本却让读者看清叙事本身存在的陷阱。在第一个版本中,猎人荷曼在退休之际,开始对自己的捕猎对象——有害动物——产生了同情,因此怀疑起人类将世界分为“益害”的行为是出于人类的愚昧无知,因为益害的根源都是无法被原谅的残忍——荷曼充满激情的内心独白解释着他日渐脱离世界的正常秩序后变得疯狂的行为,是一次“从噩梦直到领悟的思想历程”,是对人类行为的提示,这一切最终以荷曼悲剧性的死亡告终。然而,在故事的第二个版本中,荷曼的事迹经由他者的转述成为一次疯狂的威胁,而外来的游客则将这一切视为一段充满奇幻色彩的冒险。至此,第一个版本中,荷曼的思想历程被解构殆尽,成为游客记忆里怪诞而不失趣味的装饰。

正如《调台旋钮》的主人公帕尼克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借助小小的“调台旋钮”来维系,作家也借助语言来建构着人和世界的关系:在试图反抗和建立秩序之间,在痛彻的悲剧和荒谬的喜剧之间,读者看见一个人的生命能量在一个句子里无止境的蔓延,仿佛燃尽自身的能量,也要试图延宕那必将到来的自身的结局。至于何谓“仁慈的关系”——这一标题从未在任何一篇小说中出现,然而这些故事都是关于人和社会之间,那痛彻至极却荒谬绝伦的依恋。然而,这却是一个人唯一能够拥有的“仁慈”的关系。在本书最后一篇小说《最后的小船》中,人们在一无所有中绝望地等待着一艘船。他们等来了一条快要散架的破船,一些虚弱的统治者,然而,他们也等来了救赎、希望和生命之光。小说结尾这样写道:夜幕慢慢降临,我们由于疲惫,始终昏昏沉沉地躺在那里,这时候我们中间有一个人爬了起来,旁边的人低声抱怨,那人向后走到船尾,而后被漆黑的夜色吞噬了,现在他指着永远消失的远处风景,带着苦涩的如释重负感大声说道:“看哪,那就是我们刚离开的匈牙利。”

这一抒情诗般的结尾充满了浓厚的反讽意味。尤其考虑到大洪水到来之前,所有人都将这条快要沉没的船视作诺亚方舟遗址——所谓的希望,也就是对结局的无限延宕;身后的国度,依旧在虚无的视线中,保留了仁慈的一瞥。拉斯洛·卡撒兹纳霍凯就这样残酷地,将人性复杂的本质展示给读者,而当读者阅读这本书,也在阅读人类灵魂赤裸的模样。

作者简介

作者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是匈牙利著名编剧和小说家,代表作品包括《撒旦探戈》《战争与战争》《反抗的忧郁》等。1985年,他的处女作《撒旦探戈》在文坛备受赞誉。1987年,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凭借德国文化交流基金会的奖金移居柏林,并在那里获得了国际文学圈的关注。1993年,拉斯洛凭借小说《反抗的忧郁》获得德国年度最佳文学作品奖。1994年,拉斯洛·卡撒兹纳霍凯与匈牙利导演贝拉•塔尔合作改编的7小时史诗电影《撒旦探戈》,成为了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90年代末,与汉学家妻子结婚以后,他曾频繁访问蒙古、中国和日本,并于这一时期出版了《乌兰巴托的囚犯》《战争与战争》《西王母的下凡》等经典作品。2004年,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获得科苏特奖——匈牙利最重要的文学奖。2015年,拉斯洛获得布克国际文学奖。2025年10月9日19时许,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拉斯洛·卡撒兹纳霍凯凭借其“引人入胜且富有远见的作品”获奖,评委会特别强调其作品“在世界末日的恐怖中,再次证明了艺术的力量”‌。

译者

余泽民

余泽民,旅匈作家、翻译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特聘讲课教授。翻译匈牙利作品二十余部,包括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撒旦探戈》,凯尔泰斯·伊姆雷船夫日记》《另一个人》,马洛伊·山多尔《烛烬》《一个市民的自白》,艾斯特哈兹《赫拉巴尔之书》《一个女人》,萨博《鹿》,纳达什《平行故事》,圣母玛利亚什《垃圾日》等。著有长篇小说《纸鱼缸》《狭窄的天光》,中篇小说集《匈牙利舞曲》,文化散文《咖啡馆里看欧洲》《碎欧洲》等。荣获中山文学奖、吴承恩长篇小说奖(翻译类),以及匈牙利政府颁发的“匈牙利文化贡献奖”。

康一人

康一人,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匈牙利语专业,获硕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匈牙利语部,曾参与编纂《汉语匈牙利语分类词典》。

书籍目录

序:他看透了人与人隔绝式的依存

《甩掉埃勒·博格达诺维奇》

《理发师的手》

《荷曼,猎场看守(第一稿)》

《手艺的终结(第二稿)》

《茹兹的陷阱》

《火》

《调台旋钮》

《最后一条船》

仁慈的关系.豆瓣读书.2025-10-09

仁慈的关系.豆瓣读书.2025-10-09

拉斯洛小说集《仁慈的关系》:以疯狂的语言接近历史的构造 | 新批评.澎湃新闻.2025-10-09

仁慈的关系.QQ阅读.2025-10-09

拉斯洛小说集《仁慈的关系》:以疯狂的语言接近历史的构造 | 新批评.澎湃新闻.2025-10-09

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京报网.2025-10-09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 László Krasznahorkai.豆瓣.2025-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