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亚美(1924年4月27日-2019年10月3日),女,汉族,北京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小儿科医学教育家,中国儿科医学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儿童血液肿瘤学开创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名誉院长、教授。
胡亚美毕生从事儿科医学临床、科研、教学相关工作。1946年,胡亚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1947年,胡亚美从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进入北平私立儿童医院工作。1955年至1989年,她先后担任北京儿童医院内科副主任、主任、儿科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儿科系主任。1989年起,胡亚美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名誉院长。1991年7月,胡亚美成为北京儿童医院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1994年,胡亚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5月31日,胡亚美正式向温家宝总理建议建立北京儿童血液肿瘤中心。2019年10月3日,胡亚美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20世纪50年代,胡亚美研究制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小儿营养性贫血治疗和预防方案。20世纪60年代,她悉心研究婴儿腹泻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制定并推广了 3:2:1液输液疗法。20世纪70年代末,她对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类溶血性疾病,特别是对儿童白血病进行了研究。经过不懈努力获得突破,至1982年,胡亚美团队已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五年无病存活率提高到50.6%,从而改变了白血病是“不治之症”的传统观念。胡亚美曾编写《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实用儿科临床手册》《婴幼儿保健全书》等著作,发表论文近200篇。胡亚美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24年4月27日,胡亚美生于北京。1941年,胡亚美考取了当时的燕京大学医学预科系,在这所美国人创办的教会学校里,胡亚美成为了进步青年组织中的一员,并积极参加反帝游行。1946年,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1947年,胡亚美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
工作经历
1947至1952年,胡亚美任北平私立儿童医院住院医师、主治医师。1952年至1955年,胡亚美任北京第二儿童医院主治医师。1955年至1989年,她先后担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科副主任、主任、小儿科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儿科系主任。在此期间,她于1982年至1989年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长。1989年起,胡亚美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名誉院长。
1991年7月,胡亚美成为北京儿童医院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同年12月,胡亚美作为儿童白血病专项基金筹备委员会主席,她在一次捐款仪式上呼吁国内外各界贤达对这一工作给予支持、资助,并希望尽快解决儿童疑难重症的医疗保险问题,为更多患儿得到及时治疗提供强有力的社会保障。胡亚美奋力疾呼的背后,是她自己的身体力行。胡亚美把她荣获的“诸福棠奖”奖金共15000元全数捐给了白血病基金会。1994年,胡亚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5月31日,温家宝总理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看望患病儿童时,胡亚美正式向总理建议建立北京儿童血液肿瘤中心,总理当场表示赞同。
2005年5月24日,胡亚美给温家宝总理写信,汇报北京儿童血液肿瘤中心的最终方案,得到了总理的理解和支持。2006年,胡亚美在给卫生部领导的信中提到,巯嘌呤早在上世纪70至80年代已有生产,而近些年来,却是“药物无货,患者投诉”的状态,对于很多正处于维持治疗期间的白血病患儿来讲,每天都需要服用的这种药物缺失,必然会带来恶劣的后果。2009年8月6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登门看望胡亚美。
人物逝世
2019年10月3日,胡亚美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同年10月7日,胡亚美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个人生活
胡亚美出生在一个富商家庭,在位于北京分司厅胡同的旧居里,她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胡亚美从小爱看文艺作品,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让胡亚美对社会弱者产生了深深的同情。胡亚美的父亲有自己的面粉厂,还有很多房地产,生活非常好。
幼年时的胡亚美身体弱,经常因为生病到医院去。在治疗的过程中,她很羡慕大夫们的整齐干净、神气,而且能给人解除病痛,又能够得到病人的拥护和感激。在中学读书期间,她所在中学对面就有一所教会办的妇婴医院。她常见大夫出入,心中想要学医的念头变得越来越强烈。1954年10月,胡亚美成为了一名母亲。
研究领域
胡亚美毕生从事儿科医学临床、科研、教学相关工作。
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50年代,胡亚美研究制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小儿营养性贫血治疗和预防方案。20世纪60年代,她悉心研究婴儿腹泻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制定并推广了 3:2:1液输液疗法,使该病的病死率由20%下降至1%。20世纪70年代末,她对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类溶血性疾病,特别是对儿童白血病进行了研究。1976年,儿童白血病严重威胁儿童健康,胡亚美将研究方向确定为儿童白血病及肿瘤性疾病。经过不懈努力获得突破,至1982年,胡亚美团队已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五年无病存活率提高到50.6%,从而改变了白血病是“不治之症”的传统观念。
胡亚美作为主编或名誉主编,她参与编撰了《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这部经典的儿科学著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诸多荣誉。她还曾主编《实用儿科临床手册》及《婴幼儿保健全书》等著作。她曾发表论文近200篇;有关血液病及其他科研课题曾获北京市科委一、二、三等奖、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二等奖及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科技三等奖,积极宣传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特别是儿科医学取得的巨大成绩。
学术交流
胡亚美多次出访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比利时、丹麦、瑞典、印度、泰国及菲律宾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并积极宣传中国卫生界及小儿科界取得的巨大成绩,加强了各国对中国的了解及医学交流。
社会职务
人才培养
胡亚美执教数十载,桃李满天下,她像母亲一般关爱年轻一代,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以行立教,把救死扶伤的天职郑重交予学生。
社会关系
个人作品
参考来源:
人物荣誉
人物评价
胡亚美一生严于律己,坚持“正人先正己,责人先责己”,她把所有的爱都给了患儿。——(光明网评)
胡亚美是中国著名儿科专家,小儿内科领域唯一的工程院院士。曾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在小儿科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国宝级”人物。胡亚美从医多年来在医、教、研、防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带领院血液病专业组攻克严重危害小儿健康的血癌(即白血病)成绩卓着。——(上海鸿慈儿童医院评)
胡亚美院士一生热爱祖国、心系人民,怀揣守护儿童健康的梦想,毕生服务国家所需,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为新中国儿科医学事业发展和儿科医学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她以传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公、慈、勤、和”院训精神为己任,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其学问、品格和境界值得我们永远敬仰与学习。——(胡亚美院士治丧委员会评)
胡亚美院士的逝世是中国医学界特别是小儿科学界的重大损失!她为中国儿童健康事业作出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她的大医情怀和崇高风范将永驻人间!大家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和弘扬胡亚美院士的崇高品格和精神风范,为儿童健康事业努力奋斗、共同守护祖国的明天。——(胡亚美院士治丧委员会评)
胡亚美毕生精力奉献给儿科医学事业,做到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王评)
胡亚美.中国工程院院士馆.2025-09-28
中国工程院院士、儿科血液学专家胡亚美病逝,享年96岁.人民政协网.2025-09-28
胡亚美院士逝世.人民网.2019-10-08
胡亚美.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2025-09-28
胡亚美:白血病儿童的福音(组图).新浪网.2025-09-28
胡亚美:刺向血癌的利剑.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5-09-28
温家宝看望朱光亚何泽慧钱学森王大珩胡亚美等科学家.中国工程院.2025-09-28
送别我国唯一小儿内科院士胡亚美,生前仍挂念恶性肿瘤患儿.澎湃新闻.2025-09-28
感恩有你丨她将儿童白血病治愈率提高到74%,每个患儿都是她的孩子.澎湃新闻.2025-09-28
深切缅怀胡亚美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25-09-28
胡亚美,那个把一切的爱献给孩子的人.新华社客户端.2025-09-28
搜索胡亚美.豆瓣.202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