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胜昭,男,水族,1955年3月出生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都江镇羊瓮村大里古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水书习俗》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杨胜昭在13岁至22岁期间先后跟随祖父和伯父学习水书,并担任民办教师,主持当地水书习俗活动。1970年,杨胜昭开始在羊瓮小学任教,并于1998年在羊瓮小学开设了水书传习班。2015年,杨胜昭收了三都县档案馆水族女干部潘中西作为弟子。同年,杨胜昭退休,开始从事水书习俗社会实践、翻译、研究和传承工作。2016年,杨胜昭开设了首个“水书习俗少儿弟子班”。2018年,杨胜昭被贵州民族大学聘为特聘研究员。2022年11月26日,杨胜昭作为水书传承人代表,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中国黔南分会场,见证了水书文献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2024年2月19日,杨胜昭入选第六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人选名单。同年8月,杨胜昭参演中国中央电视台节目《非遗里的中国》。
人物经历
杨胜昭13岁起师从祖父和伯父学习水书,16岁时开始当民办教师,22岁之后就开始独立主持当地水书习俗活动。1970年,杨胜昭开始在家乡羊瓮小学任教。1998年起,杨胜昭在羊瓮小学开设了水书传习班,教学生们认读水族文字,诵读水书歌诀。
2015年,杨胜昭打破了水书迭代传承“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规矩,招收了三都水族自治县档案馆水族女干部潘中西作为弟子。同年,杨胜昭从羊瓮小学校长的职务退休,之后又全身心投入到水书习俗社会实践、翻译、研究和传承工作中,并领衔翻译出版了中国珍贵古籍名录水书《六十龙备要》,指导并帮助研究人员翻译了水书古籍十余卷。2016年,杨胜昭开设了首个“水书习俗少儿弟子班”。
2018年,杨胜昭被贵州民族大学聘为特聘研究员,参与水书教学研究工作。同时杨胜昭也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水书申遗办、三都水族自治县水书申遗办、贵州省民族文化宫等地方指导水书翻译,进行水书口传文化方面的讲授。
2022年8月12日,杨胜昭被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荐申报为第六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同年11月26日,杨胜昭作为的水书传承人代表,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设在黔南州委州政府多功能大厅的中国黔南分会场,并见证了水书文献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2024年2月19日,杨胜昭入选第六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人选名单。同年8月,杨胜昭参演中国中央电视台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向现场观众和嘉宾介绍水书。
个人生活
杨胜昭出生于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水书世家,家中是四代传承下来的水书世家,杨胜昭的父亲是水书师,而杨胜昭也在11岁就被伯父杨锦春收为徒弟。
亲属关系
数据来源
主要作品
杨胜昭领衔翻译并出版了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水书《六十龙备要》《正七分割》《金堂卷》《2020庚子年·水书日历》《2021辛丑年·水书日历》《2022壬寅年·水书日历》。指导、帮助三都县水书文化研究院的研究人员翻译水书,如《正七卷》《六十甲子阴阳吉凶分解卷》《逮昔》《大柱》《阴阳》《所项吉凶》《二十八宿》《分割卷备要》等十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