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动画学院(英文名称:JILIN ANIMATION INSTITUTE),成立于2000年6月,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是一所民办普通高等学校。是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也是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项目高校。
前身是吉林艺术学院动画学院,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更名为吉林动画学院。2015年,学校与长春理工大学开始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18年,获评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最佳动漫教育机构”,同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评估专家评价为“一所有思想、特色突显和充满潜力的高校,是中国民办高校成功的范例”。2019年,被评为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2020年被评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项目高校。2021年,成功入选“吉林省首批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2022年,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2023年3月,获批“全国工商联人才中心产教融合示范实训基地”。
截至2024年5月,长春高新、双阳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2.3万平方米。截至2025年4月,学校下设共15个教学单位,开设32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建设项目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3个、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2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4个。有本科在校生13000余人。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782人。
学校历史
吉林动画学院成立于2000年6月,前身为吉林艺术学院动画学院。2004年被批准为普通高校省属独立学院,同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学校为首批“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之一。2005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学校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之一。2007年6月,设在学院的“吉林动漫游戏原创产业园”开工建设。
2008年被批准为独立民办普通本科学校,并更名“吉林动画学院”。200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莅临学校视察;2010年,吉林动画学院被批准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2年04月30日,学校被教育部评选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单位。2014年,吉林动画学院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同年10月17日,学校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同年,学校原创动画电影《青蛙王国》第一部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2015年6月24日,学校被教育部评选为“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同时,学校与长春理工大学从2015年开始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16年,被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授予“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综奖”,同年被吉林省评为“吉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被评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同年获评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最佳动漫教育机构”;2019年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2020年,该学校成功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项目高校。2021年,该学校成功入选“吉林省首批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
2022年,学校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并成功获批中国民办教育协会2022年度规划课题(学校发展类)5项;11月学校新媒体动画实践教研室获吉林省普通本科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称号;12月,学校承办“漫”话中国--以国风漫画形式传播中国文化-吉林动画学院国际冬令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在线上顺利开展。
2023年03月16日,学校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评选为“全国工商联人才中心产教融合示范实训基地”。
2024年11月15日,学校牵头发起成立“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4月,吉林动画学院下设15个教学单位,开设32个本科专业。
注:资料来源于
师资规模
在2022-2023学年,学校组织推荐国家、省市人才和团队申报30项,5人获评“吉林省高层次人才”荣誉称号。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微课、思政、英语等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共90人次教师获奖,其中获省级及以上奖项60人次、校级奖项30人次。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教职员工1298.5人,专任教师782人、外聘教师221人。 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88人(含外聘折合后),占教师总数的比例29.9%; 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教师656.5人(含外聘折合后)。专任教师中,“双师型”及有行业背景教师388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9.6%。学校目前有省级高层次人才7人,其中 2023年当选4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建有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5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吉林省省级“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1个。学校与长春理工大学从2015年开始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报考单位为长春理工大学,学生毕业均获得长春理工大学学位证和毕业证。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类别是设计(服务设计方向)、计算机技术(数字娱乐技术方向)。
注:表格内容截至2024年10月,资料来源于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建设项目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3个、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2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4个。
课程建设
截至2023年9月,吉林动画学院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部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mooc课程76门,校级课程思政、一流本科课程、优质课程等6类88门课程。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4月,学校师生作品在国内外展赛中屡获大奖,先后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中国动画行业最高奖项“美猴奖”、上海电影节“白玉兰奖”、中国创意设计年鉴金奖、中国国际广告节金奖、中国校园戏剧节最高奖“优秀剧目奖”、中国游戏优秀制作人和最佳优秀创意奖、中国大学生在线网摄影大赛一等奖、吉林省“长白山文艺奖”、第十四届广岛市国际动画节“最佳影片大奖"、德国红点概念设计奖等3000余项。
2023年2月,学校有4项成果荣获吉林省省教学成果奖。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8月,学校已先后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155所院校在师生交 流、国际项目联合创作等方面建立了交流和合作。共派出赴美国、英国、韩国、日本 及港澳台等地区参加交换生、研究生、冬夏令营等项目学生332名;招收来华国际学生57名,其中学历生6名;接收国外及台湾地区高校学生529人进行短期交流、实习。学校开展了“行在世界”主题系列活动,其中包括冬夏令营、“中韩印象站”“国 际大学生游戏制作大赛”“国际链式动画挑战赛”“全球动画挑战赛”等。学校还邀请了《功夫熊猫》导演马克·奥斯本、《指环王》特效总监布莱恩·塞缪尔等507位国际及港澳台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我校客座教授;组织专业学术报告782余场,组建外籍专家工作室123个。
学校先后举办中国(吉林)动漫大会、“中国·吉林”国际动漫游戏论坛、中国文化产业峰会、“中国·吉林”影视教育与产业发展论坛、中美漫画高峰论坛、中法文化交流等国际高峰论坛60余次。近年来,学校先后接待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外国驻华大使、公使、参赞、总领事等1000余人来校交流访问。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建有省级合作示范基地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特色研究基地1个,省级高等教育研究基地2个。学校有国家级教学、科研、产业基地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1个,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级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2个。
科研资源
图书馆
截至2023年底,吉林动画学院图书馆订购CNKI中国知网全文系列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平台、超星名师讲坛、超星数字图书馆、随书光盘下载系统、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数据库。
截至2024年底,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阅览座位1003个。藏书总量254.03万册(纸质图书107.85万册,电子图书146.18万册),学校有生均纸质图书83.03册。2023 年订购中外文现刊350种、 电子期刊9138册、学位论文2768125册、音视频 35032.5小时。2023年新增纸质图书5.35万册。
罗尔夫国际动漫游戏博物馆
吉林国际动漫博物馆(原罗尔夫·杰森国际动漫游戏博物馆),于2012年9月5日正式开馆,是中国高等院校中唯一一家以动漫游戏为主题的博物馆。罗尔夫国际动漫游戏博物馆有德国电影博物馆馆长、著名动漫游戏教育家罗尔夫•杰森担任首任馆长,将开设中国动漫游戏馆、国际动漫游戏馆及动漫游戏体验馆三个展馆,并推出展览、收藏、文博研究、公共教育等项目。展品包括世界第一个动画片《蚊子是怎样生活的》,距今约100年的原版动画电影《恐龙戈蒂》,迪士尼公司动画系列,二战时期德国动漫电影以及最近的特色影片《劳拉之星在中国》等,系统展现了世界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
松林博物馆
松林博物馆是吉林动画学院为纪念动画艺术家、动画教育家张松林而设,展品包括张松林先生毕生创作的动画作品剧本、手稿、原画以及工作照片、证书等214件。
学术期刊
《动画新视窗》创刊于2006年2月,由吉林动画学院主办、通识教育学院负责编辑出刊,是涵盖艺术学、文学、管理学、工学学科(专业)的科研、教学、管理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编委会主任郑立国,主编王首民。每年出版两期:第一期6月25日左右出刊,第二期11月25日左右出刊,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动画新视窗》包含栏目有本刊特稿、基金项目、学科研讨、学术争鸣、个案分析、教学研究、人文情怀、大学文化、品牌建设、管理视野。
科研成果
2022-2023学年吉林动画学院成功立项省级科研项目44项,其中,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6项,吉林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项目1项,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课题3项,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21项。
2023-2024年,学校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共11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1项、省级项目114项。
校园文化
学校校徽
吉林动画学院校徽由“天马行空”“延绵的长白山峰”“天池水”“十颗金星”“橄榄枝”“盾牌”等元素组成。“天马行空”突出了学校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务实前行的志向与决心;“延绵的长白山峰”既象征组成学校的各学院,又预示来自东西南北中的人才在此相聚;“天池水”寓意学校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为国育才;十颗金星,寓意学院的教育精英;“盾牌”表现坚强与实力;“橄榄枝”象征着生机、希望和人文关怀。
学校校训
自尊 自强 创新 创造
“自尊”是立德树人、建校立业的前提和基础,“自强”是成长成才、成业成功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修德进业、致命遂志的品格和境界,“创造”是永无止境的目标与追求。四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永远激励全校师生员工奋发进取,励志图强,为个人、为学校、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校校歌
吉林动画学院校歌名为《动感世界》,由刘申五作词、刘景田作曲、刘欣演唱。
歌词:校园里洒满金色的阳光/晨风鼓起欢乐的翅膀/这是一个动感世界/年轻的心啊,渴望飞翔/挽着希望,走进多彩的课堂/踏着歌声追逐美好的理想/啊…动画学院/啊…神奇的地方/我们自尊、自强、创新、创造/动画学院蒸蒸日上/校园里升起银色的月亮/晚风送来醉人的花香/这是一个温馨的世界/期待的心啊,写满梦想/吉林动画学院,我们亲爱的母校/北国春城终生难忘的地方/啊…动画学院/啊…艺术的殿堂/我们自尊、自强、创新、创造/我们的明天灿烂辉煌
社团文化
学校始终秉承以三大办学特色、四创核心文化为核心的吉动精神文化, 将校园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作用,利用各种节日契机,组织动漫嘉年华、创业市集、成果展、学术论坛、体育文化节等专项活动。
吉林动画学院乐队社团成立于2015年,拥有百花齐放的乐队风格,保留每个乐队的独特色彩。乐队涉猎的风格广泛,包括民俗音乐、流行、艺术摇滚、重金属、实验摇滚、英伦摇滚、电子、朋克、后朋克、放克、架子鼓等。
学校校区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两个校区,即高新校区和双阳校区。
高新校区
高新校区位于长春市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飞跃街道三佳社区博识路168号。高新校区占地面积1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4万平方米。高新校区建有高标准教学楼、多功能现代化图书馆、现代化计算机中心和优越舒适的生活用房。
双阳校区
双阳校区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平湖街道甩湾村委会。截至2020年6月,吉林动画学院双阳校区容纳电视与新媒体学院、国际影视特效学院以及民航学院等12个学院。其占地面积约8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绿地面积20万平方米,涵盖基础教学、影视拍摄和写生基地等各项配套设施。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注:截至2025年5月,表格资料来源于
历任领导
杰出校友
学术界
企业界
其他
学校荣誉
2004年被评为“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
2005年被评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
2010年被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1年被评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
2015年被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高校。
2015年,吉林动画学院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
2017年被评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
2018年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第三届动漫奖 最佳动漫教育机构”。
2021年成为“吉林省首批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单位”。
2022年成为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
2023年成为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文创类)联盟发起成立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