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宁海中学(Nanjing Ninghai High School)是一所公办普通高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成立于1912年,是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
南京市宁海中学的前身为教育家、实业家张謇先生于1890年创办的文正书院。1912年,学校更名为“江苏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62年,学校被改办为普通完全中学,更名为南京市宁海中学,并被确定为江苏省重点中学。1963年,学校成为江苏省首批18所示范中学之一。1984年,学校开始省电化教育实验试点,其后又相继开始全国国防教育实验试点、与南京艺术学院联办高中美术班实验试点、体育教学课程改革实验试点。学校分别于1997年被重新评为江苏省重点中学,1998年被评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2004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2018年10月,学校成立校史馆编纂工作小组和校史馆建设工作小组。2021年5月,学校成立“南京市宁海中学校史研究会”和“宁海中学文正志愿者社团”。2025年2月,学校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国优计划”联合培养基地签约授牌仪式。
截至2022年4月,学校分为东西两个校区,东校区为艺术教学创作区,占地面积6.56亩,西校区为文化教学与办公区,占地面积40.16亩。截至2025年7月,南京市宁海中学拥有南京市先进教研组9个,市区名师工作室9个(市级2个、区级7个),江苏省特级、正高级教师8位、市学科带头人14位、市德育工作带头人4位,市优秀青年教师26位。
南京市宁海中学曾获2013年江苏省文明单位、2021年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1890年,教育家、实业家张謇先生创办文正书院。1912年,学校更名为“江苏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成为一所具有师范教育传统的学校。1912年,江苏省第四师范学校成立。1927年,学校定名为江苏省立南京中学。1935年,南京中学的师范科后续为南京市立师范学校。
1936年3月12日,江苏省立南京中学的学生,联合其他中学的学生,以谒陵为名,到中山陵,召开哭陵声讨卖国贼大会,抗议政府丧权辱国,残害学生的罪行,同年6月10日,该校学生又联合其他中学近千名学生,到日本驻华领事馆前示威,高呼抗日口号,痛斥日本侵略中国领土的行径,这引起当局的愤怒,当晚就将学校参加游行的住校学生全部逮捕,接着宣布将南京中学解散,同年8月1日,校友李庚家召开了各校进步学生代表30多人参加的会议,成立了南京学生界救国会(简称南京秘密学联),不久,宣布迁校镇江市。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镇江校址被日本空军误认为兵营而遭轰炸,遗址又于镇江沦陷后被日寇完全拆除焚毁,致原来的南京中学从此消亡。
1962年,南京市师范学校被改办为普通完全中学,更名为南京市宁海中学,并被确定为江苏省重点中学。1963年,学校成为江苏省首批18所示范中学之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学校进行了四项教育改革尝试:1984年开始的省电化教育实验试点、1985年开始的全国国防教育实验试点、1986年开始的与南京艺术学院联办高中美术班实验试点、1988年开始的学校体育教学课程改革实验试点。
1995年,学校首次接受市督导室的综合评估,制订了二十世纪末期《学校发展五年规划》《教育现代化工程计划》《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校园建设与设施、设备现代化工程计划》《学校内部管理改革条例》,分别于1996年12月、1997年11月、1998年4月通过了市重点中学、省重点中学、江苏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验收。期间,学校于1997年被重新评为江苏省重点中学,1998年被评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
2002年,学校被清华大学授予全国生源基地实验学校。2004年,学校被转评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2011年,学校被评为省美术教育课程基地。2015年5月,学校图书馆正式开馆。2016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2017年,学校被评为全国篮球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地。
2018年,南京财经大学签约宁海中学为优质生源基地。同年10月,学校成立了校史馆编纂工作小组和校史馆建设工作小组。2019年,学校与二十九中学共同开展创新育人模式的深度合作与研究,设置“文正精英拔尖创新人才共建班”。
2021年5月,学校举行了“百年荣光,我们都是接力者”南京市宁海中学校史馆开馆仪式,同时还成立了“南京市宁海中学校史研究会”和“宁海中学文正志愿者社团”。同年7月,学校获批江苏省“育红色之美:普通高中革命传统教育”课程基地。2022年9月,学校代表江苏省参加2022苏澳青少年融媒体行动“同画中国”绘画作品征集活动,并获“优秀组织奖。
2024年,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高品质特色高中立项学校、南京市中小学创新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同年4月15日,“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南京市宁海中学共建宁海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班研讨会”在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举行。2025年2月,学校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宁海中学文正楼三楼会议室举行了“国优计划”联合培养基地签约授牌仪式。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7月,南京市宁海中学拥有南京市先进教研组9个,市区名师工作室9个(市级2个、区级7个),江苏省特级、正高级教师8位、市学科带头人14位、市德育工作带头人4位,市优秀青年教师26位。
硬件设施
南京市宁海中学打造了文正书院、文正广场、院士墙、校史寻踪、文正印章、墨香苑、紫藤长廊等人文景观;有一流的教学设施设备,其中包括现代化体育馆、全塑胶田径运动场、图书电教中心、科技实验中心和设施齐全的学生宿舍楼。
学科建设
2024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202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名单,吴坤坤和姚乔君两位教师所授课例入选。
教学成果
教师成绩
截至2025年6月,南京市宁海中学近些年,体育教研组老师获全国赛课二等奖、市“国际劳动节”学科竞赛“五一创新能手”、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一等奖、市优质课一等奖6次、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3次,区基本功比赛特等奖4次;语文教研组成员多次在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高中优质课比赛获奖;物理教研组教师获省优课一等奖2次、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南京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一等奖等;数学教研组老师获全国学科赛课二等奖1 人,省赛课特等奖1人,市赛课一等奖 3 人,市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人;
学生成绩
2024年,南京市宁海中学学生竞赛获奖超1100人次,人均1个省级以上奖项:第十届全国科普科幻作文大赛18人获全国一等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杯”英语素养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1人;在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中学生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学校学生共获得国家级奖项7人次、省级奖项41人次。
2025年,南京市宁海中学综评A类过线13人次,B类过线131人次。截至2025年7月,学校近两年以来,有35名学生通过“高高合作”拿到了985、211高校的强基和综评资格。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7月,南京市宁海中学参与了南京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型人才培育”、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双高课程合作”、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邦杰拔尖计划”、南信大“国优计划”等985/211/双一流“高高联合”的联合培养项目;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建立“高高联合”贯通化衔接培养体系,开展科学研究。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6月,南京市宁海中学开发了物理创新实验室、化学创新实验室、创客空间等科技创新研究型实验室。
论文
课题研究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5月,南京市宁海中学体育教研组老师完成省、市课题6个,发表、获奖论文达33 篇;语文教研组成员在专业刊物发表几十篇文章,参与省、市级多项教育科学课题研究。
校园文化
校训
南京市宁海中学的校训是勤、诚、勇。
校魂
南京市宁海中学的校魂是宁静致远 海纳百川。
校风
南京市宁海中学的校风是求真、向善、尚美。
办学理念
南京市宁海中学的办学理念是美的教育——厚文养正,以美立教。
社团文化
截至2025年7月,南京市宁海中学有文学社、创客社、舞蹈社等20余个社团,开展了“书记杯”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高三迎新集体舞、十二月德育、“宁海戏剧之夜”“地理模型制作大赛”等文体活动。
校园环境
南京市宁海中学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39号。截至2022年4月,学校分为东西两个校区,东校区为艺术教学创作区,占地面积6.56亩,西校区为文化教学与办公区,占地面积40.16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