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荣奎

徐荣奎(1924年-1968年),原名徐志良,北京市东郊左家庄街道人(一说北京通县左家庄人),京剧老生演员。

8岁入山东省立剧院京剧班学唱老生。1937年入尚小云主办的荣春社,从著名老生蔡荣贵学戏,得艺名徐荣奎,与孙荣惠、孙瑞春并称“荣春社三杰”。从1942年开始搭班唱戏,徐荣奎先后到太原市得克萨斯州西安市浙江省江西省等地演出。1946年初进上海市周信芳班,学习“麟派”唱腔,后演出于杭、嘉、湖等地。20世纪40年代末二进上海,从唐韵笙学戏,也曾问艺于赵松、苗胜春等。上海解放后,他加入天蟾舞台实验京剧团,任团长。1955年,徐荣奎加入唐山京剧团。1956年被接纳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59年任唐山京剧团副团长、团长。1964年突患心肌梗死,经抢救脱险后,带病坚持工作。1965年拍摄戏曲艺术影片《节振国》期间,随团赴长春市加工唱腔。回唐山后,又参加《破浪前进》的唱腔设计和演出。1968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终年44岁。1978年,唐山文化局召开大会为徐荣奎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

徐荣奎的主要作品有《斩经堂》《清风亭》《徐策跑城》《宋江杀惜》《夜审潘洪》《甘露寺》《淮河营》《春雷》《林海雪原》《杨力贝》《节振国》等。唱工好,戏路宽,精于唱腔设计,是徐荣奎三大艺术特点。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徐荣奎,原名徐志良,北京市东郊左家庄街道人(一说北京通县左家庄人)。8岁入山东省立剧院京剧班学唱老生。1937年入尚小云主办的荣春社,从著名老生蔡荣贵学戏,得艺名徐荣奎。由于他天赋条件好,聪颖好学,很快成为荣春社的尖子演员。

演艺生涯

从1942年开始搭班唱戏,徐荣奎先后到太原市得克萨斯州西安市浙江省江西省等地演出。1946年初进上海市周信芳班,学习“麟派”唱腔,后演出于杭、嘉、湖等地。20世纪40年代末二进上海,从唐韵笙学戏,也曾问艺于赵松、苗胜春等。他博采众长,演技日趋成熟。上海解放后,他加入天蟾舞台实验京剧团,任团长。1955年,徐荣奎加入唐山京剧团。1956年被接纳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59年任唐山京剧团副团长、团长。

徐荣奎学戏于北方,成功于南方。他的“圆场”“吊毛”“抢背”“髯口”等基本功规范,尤其是高台“僵尸”堪称绝技。他饰演现代戏《白毛女》中的杨白劳、《林海雪原》中的蘑菇老人、《春雷》中的潘大爹、《杨力贝》中的杨力贝、《节振国》中的节振国等角色,不仅唱腔均为自己设计,而且对表演也做过多种尝试,均收到较好效果。他对唱腔强调有情、有味、有性格,表演上强调技不离戏,并做了开创性的探索。

1964年突患心肌梗死,经抢救脱险后,带病坚持工作。1965年拍摄戏曲艺术影片《节振国》期间,随团赴长春市加工唱腔。回唐山后,又参加《破浪前进》的唱腔设计和演出。1968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终年44岁。1978年,唐山文化局召开大会为徐荣奎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

人物作品

徐荣奎的主要作品有《斩经堂》《清风亭》《徐策跑城》《宋江杀惜》《夜审潘洪》《甘露寺》《淮河营》《春雷》《林海雪原》《杨力贝》《节振国》《打銮驾》《宝象国》等。

艺术特点

唱工好,戏路宽,精于唱腔设计,是徐荣奎三大艺术特点。

人物轶事

义肝侠胆

尚老师有爱才癖,凡是他的 “红人”—— 即得意门生,全都优待。每晚散戏后,“红人儿” 跟着尚老师吃小灶,绝大部分学生夜餐喝粥。有的大汉吃不饱、睡不着,徐茉见这种情况,心中很气愤。他气冲冲地把 “祖师爷” 佛桌上铜蜡扦儿里面的小磨香油倒出来,把厨房炉灶捅开,给大家做鸡蛋炒饭吃。他说:“惹了祸我顶着!”

绰号 “影戏人儿”

名丑贾多才先生给学生排《罗锅抢亲》,抢亲段落有武打戏份。尚老师为让学生开开眼界,特意从唐山请来一台皮影戏。那天晚上演出的节目不少,核心剧目是《罗锅抢亲》,尤其是抢亲的武打场面,格外精彩 —— 什么菜刀砍后背、剪子扎眼睛,都是当场出彩的经典桥段,学生们看得深受启发。演出结束后,大家在宿舍里热议皮影戏的妙处,唯独不见徐荣奎的身影。第二天散戏后,徐荣奎神秘地请大家来看 “皮影”:他把玻璃窗户当作屏幕,一个人既唱又演,包揽了所有角色,逗得众人捧腹大笑。大家正笑得热闹,回头一看,原来尚老师前来查夜,早已站在后边静静观看,没出声打扰。尚老师见状十分高兴,夸赞道:“他有天才!” 还特意表扬他制作的影戏人儿 “真像”。从此,他的绰号 “影戏人儿” 便在戏班中传开了。

逢场作戏

科班每逢演出《虹蜡庙》时,大部分由各行当尖子生扮演剧中角色:尚长春黄天霸,尚长麒饰贺仁杰,贾寿春饰褚彪,陈茂春饰金大力,李荣安朱光祖,张荣胜饰施仕伦,王福春饰费德功,崔荣英饰张妈,孙荣惠饰小姐,徐荣奎饰院子。可谓珠联璧合、荟萃一堂。《虹蜡庙》是出群戏,每个角色都有各自的俏头,尤其是徐荣奎扮演的院子,虽然出场不多,却最受欢迎。例如费德功逛庙抢亲那场,院子的 “抢背”“跪步”“水袖抖”“髯口” 等表演动作,运用自如,满堂喝彩;金大力叙述抢亲过程的大段念白时,浑身颤抖,“屁股坐子”“吊毛” 等技巧干净利落,掌声不断。再如施大人的西皮垛板,唱得苍劲有力、韵味醇厚、行腔自如、气口得当,唱腔俏皮灵动,颇受观众喜爱。记得有一次演出还惹出了笑话。事情是这样的:《虹蜡庙》中,金大力微服私访,行走在路上时,院子匆匆忙忙以 “水底鱼” 的板式上场,正巧撞在金大力肚子上。金大力道:“这一老头儿!抬头走道,低头看人,你怎么往大爷肚子上撞啊!” 院子念大段抢亲经过,道:“被恶霸抢了 ——”(这时院子把髯口甩在左膀子上,浑身颤抖,台下满堂彩)“去 —— 了!” 金大力听着火冒三丈,一把抓住院子的左膀子,边捋髯口边念:“扎扎扎,哇呀呀……”(满堂彩)他用力一甩,院子紧接着做了一个漂亮的 “屁股坐子”,又是满堂喝彩。

突然,台下响起雷鸣般的哄堂大笑。金大力不知所措,回头一看,原来把院子的 “髯口” 甩到了舞台顶上悬挂的宫灯上。捡场师傅赶紧搬来三张半桌子,搭起高台去摘髯口;院子坐在台上,脸朝里等着重新戴髯口,观众越看越笑。金大力拉着院子走圆场,下场时顺势一甩,院子接了一个又高又利落的 “吊毛”,观众掌声不断。可当金大力念着 “好糟的老头子” 下场时,台下又哄堂大笑起来。尚老师又气又笑,金大力难免挨了一个耳光。

倒仓惹祸

科班学生最怕三句话:“倒仓了,平腔了,逢高不起冒嚎儿了。”尚老师最恨学生 “倒仓”(变声),因为他自己从没变过声。男生发育成熟后变声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有早有晚,不变声的是极少数。荣春社每逢进入八月,必定演出《唐王游月宫》:徐荣奎饰唐王,孙荣惠饰嫦娥尚长春吴刚,王福春饰后羿,陈茂春饰罗公远。这出戏从八月演到九、十月,场场客满。

由于每天连续演出,嗓子过度劳累,再加上恰逢变声期,徐荣奎有好几次唱唐王的高腔时,都没唱上去,台下响起倒彩声;他只好把高腔改成平腔应付。孙荣惠也出现了干张嘴却唱不出音的情况。尚老师早就想找碴儿,他没打孙荣惠,反倒把徐荣奎痛打一顿,还宣布让杨荣环、李甫春接替他俩的角色,将二人打入 “后队”—— 也就是从北院尚宅搬到南院。南院住的都是快出科的学生,看管也没那么严格了。徐荣奎这口气一直没咽下,有好几天都没回宿舍,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说,那天晚上师父演《青城十九侠》,一出场就有人喊倒好,听说是他干的;还有人说,前两天天桥天乐戏园贴出海报,写着 “荣春社毕业高材生、尚小云得意高足徐荣奎,某日演出拿手好戏”。尚老师得知后气得死去活来,随即在尚宅后院贴出公告:“因徐荣奎给师父演出叫倒好,且未出科竟敢在天桥登台演出,二罪归一,开除梨园,不准在北京演戏。”

徐荣奎:京剧舞台上的节振国.光明网.2025-11-13

京剧名家姚宗儒去世,郭德纲发文悼念:九十年代曾向先生问艺,先生千古,艺术永存.腾讯网.2025-11-13

震不垮的《节振国》.光明网.202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