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logo, blue P on white background PConline 网站地图
3G 4:40
马赛狮
编辑:浩

马赛狮(拉丁学名:Panthera leo nubica),别名非洲狮、东非狮等,为狮的亚种,属于食肉目猫科、豹属。

马赛狮颜色以浅黄棕色为多,雄狮体重约190-270千克,体长2.5-3.2米,尾长1米,长有很长的鬃毛,呈‌向后梳理状‌,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雌狮体重大约110-160千克。相较于其他狮子亚种,马赛狮的‌背部弯曲度较小且腿部更长‌。雄狮膝关节处‌带有中度簇毛‌。其广泛分布于非洲东部地区,常见于肯尼亚埃塞俄比亚、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等国,通常栖息于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地,多见于肯尼亚东部和北部‌温暖的低地及湿润地带‌。马赛狮一般群居生活,一个狮群中,大约有9-20头狮子,其中包括多头成年雌狮、1-3头成年雄狮,几只幼狮;狮群中的狩猎工作基本由雌狮成员合作完成,通常捕食水牛、野牛、羚羊、斑马等大型有蹄类动物。雌狮全年都能够生育,幼狮从出生起直到6个月后才断奶。幼狮2岁左右,雌狮产下另一只小狮,使狮群保持一定的数量及年龄上的差距。

马赛狮可以起到平衡草原生态的作用,如果没有‌马赛狮,草原生态会陷入混乱。马赛狮可以控制食草动物(如角马、斑马及某些鹿类)数量,防止过度啃食导致草原荒漠化。在所有马赛狮中,鬃毛稀疏的查沃狮因食人习性而凶名赫赫。由于东非干旱低地的严酷气候和猎物稀缺,这些狮子天性极具攻击性。1898年,仅两头查沃狮就猎杀了超过120名铁路工人。它们持续袭击肯尼亚乌干达铁路线的工人,直至约翰·帕特森上校最终击毙这两头狮子。

分类

马赛狮隶属于食肉目猫科、豹属、狮。截至2025年7月,GBIF显示狮可分为8个亚种,分别为刚果狮(P. l. azandica)、加丹加狮(P. l. bleyenberghi)、克鲁格狮(P. l. krugeri)、狮子指名亚种(P. l. leo)、开普狮(P. l. melanochaita)、马赛狮(P. l. nubica)、亚洲狮(P. l. persica)、西非狮(P. l. senegalensis)。

但关于狮子的分类方法,尚存在争议,一部分学者将狮分为2个亚种,分别为狮子指名亚种(P. l. leo)、开普狮(P. l. melanochaita)。

特征

马赛狮颜色以浅黄棕色为多,雄狮体重约190-270千克,体长2.5-3.2米,尾长1米,长有很长的鬃毛,呈‌向后梳理状‌,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年长雄狮的鬃毛比年轻个体更浓密。雌狮体重大约110-160千克。相较于其他狮子亚种,马赛狮的‌背部弯曲度较小且腿部更长‌。雄狮膝关节处‌带有中度簇毛‌。

分布范围

马赛狮广泛分布于非洲东部地区,常见于肯尼亚埃塞俄比亚、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等国。

栖息环境

马赛狮通常栖息于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地(稀树草原、草地和林地等),多见于肯尼亚东部和北部‌温暖的低地及湿润地带‌,也可以在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和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附近见到大量徘徊的马赛狮群。

习性

马赛狮可垂直跃起高达约3.7米,其标志性吼叫不仅是表演,更是其远距离宣示领地归属的一种方式。

社会性

马赛狮一般群居生活,一个狮群中,大约有9-20头狮子,其中包括多头成年雌狮、1-3头成年雄狮,几只幼狮。狮群中的雌狮基本是稳定的,一般自出生起直到死亡都待在同一个狮群。但公狮常常轮换,它们在一个狮群通常只待2年左右,就会被年轻力壮的雄狮取代。狮群的领地范围一般为119-275平方米。

摄食行为

狮群中的狩猎工作基本由雌狮成员合作完成,这种合作让它们能够对付比自身大得多的动物。马赛狮通常捕食水牛、野牛、羚羊、斑马等大型有蹄类动物,甚至年幼的河马、非洲草原象长颈鹿等等。它们有时会食腐或从其他捕食者那里偷取猎物。

天敌

成年狮子除人类之外没有自然天敌,狮子常与其他捕食者竞争,如花豹(Panthera pardus)和猎豹(Acinonyx jubatus)。斑鬣狗(Crocuta crocuta)会从幼狮及雌狮处抢夺猎物或腐肉,但通常会将食物让与大型雄狮。鬣狗科会捕杀狮崽、未成年狮或体弱患病的成年狮。幼狮若独处易遭其他大型捕食者攻击,但杀婴行为才是幼狮的主要威胁。

生长繁殖

繁殖

狮子全年繁殖且通常为一夫多妻制。据估算,每头存活超过一年的狮子需交配3000次。每5次发情中有1次产崽,在为期4天的发情期内狮子每小时交配约2.2次。狮群中首个接触发情雌狮的雄狮拥有优先交配权,成员间通常不会因争夺雌狮发生争斗。

雄狮因体型显著庞大且外表华丽,掌控狮群时能控制多只雌狮的繁殖权。雄狮通过组建联盟提升接管狮群的成功率,激烈的雄狮竞争与狮群社会结构导致出现雄狮和雌狮杀婴行为,杀死战败雄狮的哺乳幼狮对胜利雄狮具有繁殖优势。失去幼狮的哺乳期雌狮会在2-3周内重新发情。正常生育间隔为2年(雄狮统治狮群的典型时长),因此通过在接管时杀死所有未断奶幼狮,雄狮能确保雌狮在其任期内为其生育后代,否则这些雌狮将不可交配。雌狮在接管期间会顽强抵抗保护幼狮,有时甚至因此丧命。

雌狮属多次发情动物,全年可繁殖,雨季为高峰期。雌狮通常每2年产崽一次,但若幼狮死亡(通常由入侵雄狮造成),雌狮会提前发情并再次生育。雌狮4岁、雄狮5岁具备繁殖能力。

生长

雌狮的妊娠期3.5个月,每胎产下1-6只幼狮,生育间隔约20-30个月。新生幼狮体重1-2公斤,11天左右睁眼,15天可行走,1月龄能奔跑。马赛狮雌狮全年都能够生育,幼狮从出生起直到6个月后才断奶。幼狮2岁左右,雌狮产下另一只小狮,使狮群保持一定的数量及年龄上的差距。在野外生存的马赛狮雄狮的寿命约为10年,雌狮14年,人工饲养的最长寿命30多年。

生态作用

‌马赛狮可以起到平衡草原生态的作用,如果没有‌马赛狮,草原生态会陷入混乱。马赛狮可以控制食草动物(如角马、斑马及某些鹿类)数量,防止过度啃食导致草原荒漠化。

保护

2023年,狮子(Panthera leo)被评估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评估等级为易危(VU),该评估基于三代期间(约21年)物种分布范围预估减少36%,因此推测种群数量存在类似比例的下降。

虽然针对狮子的保护行动使部分区域种群趋于稳定甚至恢复(例如莫桑比克赞比西三角洲和卢旺达阿卡盖拉的重新引入项目),但多个种群持续衰退。例如,林波波国家公园、埃托沙公园和尼亚萨野生动物保护区出现种群下降,而莫桑比克基林巴斯国家公园、尼日利亚扬卡里野生动物保护区及乌干达托罗-塞穆利基野生动物保护区已记录局部灭绝。本次评估采用最佳可用数据和方法,但长寿物种的趋势评估常因历史数据缺失(早期调查技术局限)和未来不可预测性而存在不确定性。

2023年狮子分布范围估测为1571296平方公里,仅占历史范围的6%。相较于2002年(三代起始点)的2460986平方公里,范围缩减36%,且这一趋势可能持续。截至2023年,非洲成年及亚成年狮子数量估为22000-25000头,印度约670头。相较于2006年约33000头的记录,17年内下降30%(不足三代)。这些数据虽存在方法论差异和高度不确定性,但均与范围缩减36%的趋势一致,无法直接推算种群趋势。稀树草原栖息地减少直接导致狮子数量下降,非洲三分之二区域的狮子密度低于环境承载力的50%。鉴于衰退现象横跨全大陆,范围缩减可作为种群衰退的合理代理指标,支持36%的种群下降推测。该物种广泛分布区面临高威胁水平,已记录12处近期灭绝和2处疑似灭绝,但灭绝数量未进一步增加。

危害

在所有马赛狮中,鬃毛稀疏的查沃狮因食人习性而凶名赫赫。由于东非干旱低地的严酷气候和猎物稀缺,这些狮子天性极具攻击性。1898年,仅两头查沃狮就猎杀了超过120名铁路工人。它们持续袭击肯尼亚乌干达铁路线的工人,直至约翰·帕特森上校最终击毙这两头狮子。这对“察沃兄弟”的标本至今陈列于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博物馆

文化

在马赛族传统中,年轻勇士曾以直面马赛狮雄狮彰显勇气。虽然该习俗已经消失,但马赛狮仍在艺术、传说乃至地名中占据重要地位。

卡通风格的橙色IP地址图标,带有网络符号

Types of Lions | Different Types of Lions.animalstime.2025-07-16

What Different Types Of Lions Are There?.worldatlas.2025-07-16

Panthera leo subsp. nubica.gbif.2025-07-16

Lion.aboutanimals.2025-07-16

Panthera leo.animaldiversity.2025-07-16

Lion.iucnredlist.2025-07-16

Masai Lion (Panthera leo nubica).worlddeer.2025-07-16

Panthera leo (Linnaeus, 1758).gbif.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