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汉英

李汉英,男,1921年6月生,河南省内黄县人,1939年8月入伍,1940年4月入党,系北京军区联勤部石家庄市第一干休所离休干部。参加过百团大战国际劳动节反“扫荡”、跃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西南等战役战斗。曾任总后阳高基地兵站政委等职务。

1955年,李汉英被授予少校军衔,后晋升为中校军衔,1978年11月离职休养(正师职)。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人物经历

1939年,河南安阳因水灾收不上粮食,李汉英一家人只能出去要饭,后在乞讨路上李汉英参加了八路军

参军后,李汉英曾任第二野战军二纵队六旅十六团三营机炮连指导员,十六团一营副教导员,二野军政大学四纵队十五团二营教导员,骑兵学校大队政委,第922仓库政委,总后阳高基地兵站政委等职务。参加过百团大战、跃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

1955年,李汉英被授予少校军衔,后晋升为中校军衔。同年被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1978年11月,李汉英离职休养(正师职)。

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人物事迹

1942年秋,日寇采用“铁壁合围”的清剿战术,对冀南地区抗日根据地实行“拉网式”扫荡。当时李汉英在冀南军区第六分区警卫班当班长。同年10月17日,冀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志坚到六分区传达上级指示。当日,敌人突袭部队驻地大师友村。冀南军区领导要求六分区立即把主任刘志坚转移到安全地带。激战中,刘志坚的双腿受了重伤,从马背上摔下来,负责掩护的几名战士也相继牺牲。危难之际,刘志坚举枪对准自己的头部扣动扳机,结果手枪撞针出了故障。随后,刘志坚被日军抓走。

据地下情报得知,刘志坚被关押在大营镇日军的一个据点里。冀南军区陈再道司令员和宋任穷政委命令六分区3天之内必须把刘志坚从日军手里抢回来。第二天,有情报称日军决定第三天一大早将刘志坚押送到枣强县县城。分区首长决定虎口拔牙,在日军枪口下夺人。凌晨,部队悄悄地潜入指定位置。冀南军区第六分区警卫班和侦察班在分区易司令员直接率领下,准备乘大部队对敌发起进攻时,趁机把刘志坚营救出来。黎明时分,日军出动,两个伪军中队一前一后,日军的小队在中间押着一队载着被俘人员的马车。然而李汉英等人并不知道刘志坚到底在哪一辆马车上,只能逐车寻找。7时许,信号弹划破长空,部队嘹亮的冲锋号响起。顿时杀声震天,敌人猝不及防,仓皇地退到公路两边进行抵抗。这时,易司令员一声令下,李汉英所在的警卫班和侦察班迅速冲入敌阵的马车旁,一辆一辆地查找,终于在最后一辆马车上发现了刘志坚。随后,警卫班的一个大个子把刘志坚从马车上背下来,李汉英在一旁掩护,迅速向外围撤离。

这场激烈的抢夺战,李汉英等人仅用了20多分钟,不但救出了刘志坚和其他同志,还消灭伪军百余人,打死鬼子30多个。

九旬老党员忆革命故事:乞讨路上参加了八路军.中国新闻网.2025-08-14

“虎口拔牙”救出刘志坚——专访老八路李汉英.人民网.202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