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logo, blue P on white background PConline 网站地图
3G 4:40
白及属
编辑:浩

白及属(拉丁学名:Bletilla)是离瓣花亚纲天门冬目、兰科下的一属。截至2025年7月,GBIF显示白及属共有10种。

白及属物种为地生植物,茎基部具膨大的假鳞茎,叶(2-)3-6枚,互生。花序顶生,总状,花序轴常常曲折成“之”字状,花苞在开花时常凋落;花紫红色、粉红色、黄色或白色,萼片与花瓣相似,蕊柱细长,花药着生于药床的齿状中裂片上,花粉团8个,柱头1个,蒴果长圆状纺锤形,直立。其分布于缅甸北部及印度,经中国延伸至日本,原生于常年潮湿的环境,这反映了其雨林起源特性。其适宜生长于中等到明亮的间接光照环境中;其具有强大的温度波动耐受能力,可承受低至-20°C的严寒和高至38°C的酷热;在原生环境中,其可适应多种土壤类型,包括壤土、粘土、白垩土及沙质土壤,其适宜pH值范围为5.5-6.5。其可通过分株、压条和播种进行繁殖。

对白及属物种的药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白及(Bletilla striata)上。白及味苦、甘,性凉,入肺经,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敛疮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肺伤咳血、衄血、金疮出血、痈疽肿毒、溃疡疼痛、汤火灼伤、手足皲裂、白秃疮疥虫、痫疾、赤眼、癥结、发背、瘰疬、肠风、痔瘘、血痢等。白及属物种以其肉质带棱纹的叶片和精致鲜艳的花朵著称,是最早引入西方收藏家视野的兰科物种之一。

2021年,白及被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估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分类

白及属隶属于离瓣花亚纲天门冬目、兰科。截至2025年7月,GBIF显示白及属共有10种,其中常见的物种有贵州白及(B. guizhouensis)、黄花白及(B. 薄翅蝉)、小白及(B. formosana)、白及(B. striata)等。

特征

白及属物种为地生植物,茎基部具膨大的假鳞茎,其近旁常具多枚前一年和以前每年所残留的扁球形或扁卵圆形的假鳞茎;假鳞茎的侧边常具2枚突起,彼此以同一方向的突起与毗邻的假鳞茎相连成一串,假鳞茎上具荸荠似的环带,肉质,富粘性,生数条细长根。叶(2-)3-6枚,互生,狭长圆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叶片与叶柄之间具关节,叶柄互相卷抱成茎状。

花序顶生,总状,常具数朵花,通常不分枝或极罕分枝;花序轴常常曲折成“之”字状;花苞在开花时常凋落;花紫红色、粉红色、黄色或白色,倒置,唇瓣位于下方;萼片与花瓣相似,近等长,离生;唇瓣中部以上常明显3裂;侧裂片直立,多少抱蕊柱,唇盘上从基部至近先端具5条纵脊状褶片,基部无距;蕊柱细长,无蕊柱足,两侧具翅,顶端药床的侧裂片常常为略宽的圆形,后侧的中裂片齿状;花药着生于药床的齿状中裂片上,帽状,内屈或者近于悬垂,具或多或少分离的2室;花粉团8个,成2群,每室4个,成对而生,粒粉质,多颗粒状,具不明显的花粉团柄,无粘盘;柱头1个,位于蕊喙之下。蒴果长圆状纺锤形,直立。

分布范围

白及属物种分布于缅甸北部及印度,经中国延伸至日本,其在中国的分布范围为北起江苏省河南省,南至台湾,东起浙江省,西至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察隅县)。

生境

白及属物种原生于常年潮湿的环境,这反映了其雨林起源特性。

习性

白及属物种已适应了持续湿润的气候条件,该植物的浇水习性偏好保持土壤均匀湿润但避免积水。其适宜生长于中等到明亮的间接光照环境中,直射阳光可能导致叶片灼伤。

白及属物种具有强大的温度波动耐受能力,可承受低至-20°C的严寒和高至38°C的酷热,这种适应性使其能在多样环境中茁壮成长。极端寒冷症状表现为叶片萎蔫与叶色异常,而过度高温则可能导致叶面灼伤及水分流失。在原生环境中,其可适应多种土壤类型,包括壤土、粘土、白垩土及沙质土壤,其适宜pH值范围为5.5-6.5,该pH区间最有利于养分吸收与植株健康。

繁殖

白及属物种可通过分株、压条和播种进行繁殖。分株时需确保每段都带有健康根系和芽点再移植。压条法需将茎干弯曲压入土中,覆土掩埋直至生根。播种繁殖要求将种子撒布于湿润基质表面,并持续维持湿度直至萌发。这些方法能保障白及属物种的健康生长与成功繁育。

栽培

浇水

养护过程中需每周浇水以维持这种均衡状态。作为户外植物,白及属物种可通过覆盖护根来保持土壤湿度,并抵御温度波动的影响。

光照

为确保最佳生长状态,需提供每日12至14小时的模拟日照时长。应采用散射光源,朝东窗位或使用纱帘过滤的光照最为理想,正午强光时段可能需要适度遮荫防护。

温度

极端天气下需采取防护措施,严寒时覆盖护根,高温时遮阴保湿。应对寒害可使用防冻布或移入盆栽,应对热害则需加强浇水并遮阴。其强大的温度耐受性简化了养护流程,使其适用于多种气候环境。

土壤

需使用排水性良好的兰花专用培养土进行模拟,理想配方是将等量壤土与沙土混合,并添加腐殖质有机化合物以还原原生环境。良好排水对预防根系腐烂至关重要,需确保土壤混合料含珍珠岩浮石,生长季每月施用一次均衡型兰花专用肥。

修剪

修剪需清除凋谢花茎及枯死枝叶,适宜季节为早春至晚春或早秋至晚秋,此举需与植株生长周期同步。定期修剪可预防病害、促进健康生长并提升开花质量。谨慎剪至茎基处避免损伤,从而改善通风并增强长势,咨询当地园艺指南可获取针对性建议。

移植

白及属物种移植宜于仲春时节进行,其在半阴环境且土壤排水性良好的条件下生长最佳。需确保栽培区域保持适度湿润以达最优生长状态,移植过程中务必谨慎操作根系以促进定植。

保护

2021年,白及(Bletilla striata)被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估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用途

药用

对白及属物种的药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白及上。白及味苦、甘,性凉,入肺经,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敛疮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肺伤咳血、衄血、金疮出血、痈疽肿毒、溃疡疼痛、汤火灼伤、手足皲裂、白秃疮疥虫、痫疾、赤眼、癥结、发背、瘰疬、肠风、痔瘘、血痢等。

观赏

白及属物种以其肉质带棱纹的叶片和精致鲜艳的花朵著称,是最早引入西方收藏家视野的兰科物种之一。

代表物种

白及

白及(Bletilla striata)高18-60厘米。假鳞茎扁球形,上面具荸荠似的环带,富粘性。茎粗壮,劲直。叶4-6枚,狭长圆形或披针形,长8-29厘米,宽1.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收狭成鞘并抱茎。花序具3-10朵花,常不分枝或极罕分枝;花序轴或多或少呈“之”字状曲折;花苞片长圆状披针形,长2-2.5厘米,开花时常凋落;花大,紫红色或粉红色;萼片和花瓣近等长,狭长圆形,长25-30毫米,宽6-8毫米,先端急尖;花瓣较萼片稍宽;唇瓣较萼片和花瓣稍短,倒卵状椭圆形,唇盘上面具5条纵褶片,蕊柱长18-20毫米,柱状,具狭翅,稍弓曲。该物种产于陕西南部、甘肃省东南部、江苏省、安徽、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湖北、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生于海拔100-32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栋树林或针叶林下、路边草丛或岩石缝中,朝鲜半岛日本也有分布。

黄花白及

黄花白及(Bletilla 薄翅蝉)高25-55厘米。假鳞茎扁斜卵形,较大,上面具荸荠似的环带,富粘性。茎较粗壮,常具4枚叶。叶长圆状披针形,长8-3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收狭成鞘并抱茎。花序具3-8朵花,通常不分枝或极罕分枝;花序轴或多或少呈“之”字状折曲;花苞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8-2厘米,先端急尖,开花时凋落;花中等大,黄色或萼片和花瓣外侧黄绿色,内面黄白色,罕近白色;萼片和花瓣近等长,长圆形,长18-23毫米,宽5-7毫米;唇瓣椭圆形,白色或淡黄色,侧裂片直立,斜的长圆形;中裂片近正方形,唇盘上面具5条纵脊状褶片,褶片仅在中裂片上面为波状,蕊柱长15-18毫米,柱状。该物种产于陕西南部、甘肃省东南部、河南省、湖北、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生于海拔300-2350米的常绿阔叶林、针叶林或灌丛下、草丛中或沟边。

卡通风格的橙色IP地址图标,带有网络符号

Bletilla Rchb.f..gbif.2025-07-26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国政府网.2025-07-26

白及属.植物智.2025-07-26

白及属 Flora of China (FOC).植物智.2025-07-26

How to Grow and Care for Urn orchids.picturethisai.2025-07-26

Urn orchids.picturethisai.2025-07-26

白及属 中国植物志 (FRPS).植物智.2025-07-26

白及 中国植物志 (FRPS).植物智.2025-07-26

黄花白及 中国植物志 (FRPS). 植物智.2025-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