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家芳

过家芳(1908年11月1日/1906年-1998年12月15日),字馨亭,出生于蒙城县楚庄乡大过庄,安徽蒙城人。陆军第十六混成旅官佐子弟学校、南苑检阅使署学兵团、张家口市西北军陆军军官学校肆业,北京今是中学、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三期毕业,抗日名将。

1928年10月,过家芳投效西北军第二集团军第四路军,任该路军总指挥(宋哲元)部参谋处参谋,后任冯治安第十一军学兵连连长、营长等职,随部参加中原大战。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返回原部队,任第一战区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兼)司令部直辖军士训练团代理团长,1939年初,该团改编为陆军第七十七军第一七九师第五三七团,过家芳任团长,率部参加豫南会战诸役。1943年夏,其任第三十三集团军第七十七军(军长何基沣)第一七九师副师长等职。1945年1月,过家芳任陆军步兵上校。1945年3月,他调任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冯治安)第七十七军(军长何基沣)第一三二师副师长等职,率部参加枣宜会战鄂西会战诸役。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于1946年任第七十七军第一三二师师长,部队整编后,其任徐州“剿匪”总司令部第三绥靖区(司令官冯治安兼)整编第七十七师(师长王长海)整编第一三二旅旅长等职。1948年9月22日,过家芳任陆军少将。1948年11月8日,过家芳在江苏贾汪地区率部随何基沣、张克侠等起义。1949年2月,所部编入人民解放军,他任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四军(军长何基沣,政委赵启民)第二副军长(第一副军长饶子健),率部参加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战役。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过家芳任南京警备司令部副参谋长、参谋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过家芳历任南京市公安学校副校长,上海市第三公安学校第一副校长,安徽省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等职。1955年9月,他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大校军衔。1970年春,过家芳离休。1988年,他获领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8年12月15日,过家芳因病逝世。

过家芳著有《英勇殉国的赵登禹将军》(载于中国文史出版社《文史资料存稿选编・军政人物》(下))、《贾汪起义与第一三二师行动经过的回忆》(载于中国文史出版社《中华文史资料文库》(第七卷))、《第一三二师起义经过》(载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纂《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起义投诚・沪苏皖浙赣闽地区》,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6月,第450页)、《枣宜会战简记》(载于中国文史出版社《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武汉会战》)、《贾汪起义与第一三二师行动经过》(载于中国文史出版社《文史资料选辑》第九十八辑)等。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1908年11月1日(一说出生于1906年),过家芳出生于蒙城县楚庄乡大过庄一个农户家庭。1921年春,他在北京入冯玉祥创办的第十六混成旅官佐子弟学校(育德中学)读书,继入南苑检阅使署学兵团就读。1925年,他到张家口市参加西北陆军干部学校第三大队受训。1925年,他随部参加南口战役五原誓师。1927年春,过家芳在北京就读于今是中学。1927年8月,他在北京今是中学由过一民、彭修道(雪枫)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北京从事革命活动。

军旅生涯

1928年10月,过家芳投效西北军第二集团军第四路军,任该路军总指挥(宋哲元)部参谋处参谋,后任冯治安第十一军学兵连连长、营长等职,随部参加中原大战。1930年冬,他任陆军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第三十七师第一〇九旅步兵第二一七团第二营副营长、团附,第一营营长等职,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喜峰口战役。1935年4月,其考入陆军大学正则班学习,1937年12月毕业。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返回原部队,任第一战区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兼)司令部直辖军士训练团代理团长,1939年初,该团改编为陆军第七十七军第一七九师第五三七团,过家芳任团长,率部参加豫南会战诸役。1943年夏,其任第三十三集团军第七十七军(军长何基沣)第一七九师副师长等职。1945年1月,过家芳任陆军步兵上校。1945年3月,他调任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冯治安)第七十七军(军长何基沣)第一三二师副师长等职,率部参加枣宜会战鄂西会战诸役。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于1946年任第七十七军第一三二师师长,部队整编后,其任徐州“剿匪”总司令部第三绥靖区(司令官冯治安兼)整编第七十七师(师长王长海)整编第一三二旅旅长等职。

1947年12月,部队整编后恢复为第七十七军(军长王长海),过家芳仍任该军第一三二师师长。1948年9月22日,过家芳任陆军少将。

走向光明

1948年11月8日,过家芳在江苏贾汪地区率部随何基沣、张克侠等起义。1948年12月中旬,所部被中共华东局及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改编为“一一八起义部队”第七十七军(军长何基沣),过家芳任该军副军长,率部参加华东战场战事。1949年2月,所部编入人民解放军,他任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四军(军长何基沣,政委赵启民)第二副军长(第一副军长饶子健),率部参加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战役。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过家芳任南京警备司令部副参谋长、参谋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过家芳历任南京市公安学校副校长,上海市第三公安学校第一副校长,安徽省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等职。1955年9月,他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大校军衔。过家芳还当选为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70年春,过家芳离休。1988年,他获领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8年12月15日,过家芳因病逝世。

主要作品

过家芳著有《英勇殉国的赵登禹将军》(载于中国文史出版社《文史资料存稿选编・军政人物》(下))、《贾汪起义与第一三二师行动经过的回忆》(载于中国文史出版社《中华文史资料文库》(第七卷))、《第一三二师起义经过》(载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纂《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起义投诚・沪苏皖浙赣闽地区》,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6月,第450页)、《枣宜会战简记》(载于中国文史出版社《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武汉会战》)、《贾汪起义与第一三二师行动经过》(载于中国文史出版社《文史资料选辑》第九十八辑)等。

人物轶事

率部击毙日寇

1940年6月12日宜昌市沦陷后,国民政府军在鄂西北构筑起荆当远南防线,阻击日军西进。与此同时,日军派出空军对该防线进行密集轰炸,陆军也向该防线发起攻击,企图攻垮我军防线、西进四川省。1940年秋,过家芳率领537团从南漳县远安县行进,敌机在肖家堰地界发现537团的行踪,九架敌机随即对537团发起空袭轰炸,537团伤亡130多人。面对重大伤亡,537团将士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遗体,继续投入战斗。

1941年元月13日,盘踞当阳市的日军,由第18旅团副旅团长横山公将率领千余人,兵分两路向远安537团防地发动进攻。该18旅团正是杀害张自忠将军的罪魁祸首,其联队长横山也因此升任少将。过家芳带领部队坚决阻击,严防日军突破防线。当时庙前守军为三营九连一排长陈云龙所部,陈云龙当即集中火力阻击,予敌重创。但因兵力悬殊,敌军先头部队迅速推进至我军阵地10余里,转而向右派的九连扑去。陈云龙排长立即率领两个班向右翼增援,途经一道小山口时,突然发现山下有一队日军——前方4匹马上骑坐着4名穿呢大衣的军官,后方跟着约一连兵力。陈排长立即指挥部下隐蔽,待敌人行进至约200米距离时,他一声令下:“齐射!”骑在马上的4名军官当场被击落马下。敌兵拼力抢回尸首后无心恋战,仓皇逃窜。陈云龙见袭击成功,便带人迅速撤离。过家芳闻讯后,立即嘉勉众将士,并将陈云龙由少尉排长晋升为中尉连长。此后,国民党中央政府来电询问过家芳,是否击毙了一名日军少将。因当时情况不明,直至三天后,侦探报告:“被我军击毙的敌指挥官,正是杀害张自忠将军的日寇第18旅团代旅团长横山少将。”这一民族仇恨终得昭雪。

1941年3月,日军纠集步兵、骑兵、炮兵共四千多兵力,自当阳市出发寻找537团报复。日军先用大炮齐轰537团阵地,随后骑兵与步兵发起猛烈攻击,战斗中陈云龙连长不幸牺牲。为避开敌人锋芒、诱敌深入,537团从远安县县城东北侧、535团从西侧同时行动,两团合力包围远安县城,实施“关门打狗”战术,最终打得日军仓皇南逃,龟缩于当阳。

1941年8月,疯狂的日军调集八千多步兵、骑兵、炮兵,在飞机掩护下兵分三路,企图夺取入川要道罗汉峪隘口,沿途烧杀抢掠。何基沣指挥第179师占领有利地形,部署三个团呈“品”字形迎战日军,其中537团担任前锋。经激战,日军虽攻入罗汉峪隘口,却发现此处道路崎岖、河流纵横,两侧皆是绝壁山崖,进入谷中的日军被全歼。此后日军再也不敢贸然进入,最终逃回荆门市与当阳,其夺取入川要道罗汉峪的计划彻底落空。

兵打井修渠

战斗结束后,537团进驻程家榜和徐家棚整训。这年夏秋之交,鄂西北发生旱、虫两灾。远安县入夏以来久旱无雨,禾苗枯萎;旱田尘土飞扬,水田干涸裂缝;沮河几近断流,人畜饮水十分困难。537团驻防的远安县沮河东的程家榜和沮河西的徐家棚两地,灾情也非常严重。过家芳发现灾情后,一边发动各连官兵挑沮河水抗旱保苗、为老百姓供给饮水,一边带领士兵挑土抬石,在沮河上修筑河堰抬高水位,引沮河水灌溉农田以抗旱夺丰收。政治指导员张学渊在工地上绘声绘色地宣传,鼓舞士兵干劲。转眼间,近百米的围堰筑成拦截沮河水,河水流进两地田园滋润秧苗,旱情得以解除,两地百姓终生难忘537团的恩情。

程家榜地处沮河东的坡地上,近百户程氏子孙居住于此。旱情发生后,程家榜河水断流、水源干涸,饮用水需靠人力从两里以外的沮河深潭挑回。过家芳将为百姓造福放在首位,先找来专家咨询打井选址事宜,再吩咐士兵傍晚时把脸盆倒扣在适宜打井的地面上;第二天清晨,过家芳一一查看脸盆内是否有露珠,最终发现三四个地方可能存在地下水。随后,过家芳发动驻程家榜的连队,令每个连负责开挖一口井,并在开挖前于程家榜东南的村头举行破土仪式,亲自挥锄破土。

各连官兵按选定井址开挖,几天后,过家芳破土动工的井址处冒出了清清泉水。程家榜男女老少犹如过大年般高兴,族长带领程氏高龄老人向过家芳叩首致谢。程氏族人吃水不忘挖井人,1941年夏,在水井旁竖起一尊大石碑,以感谢部队救民于灾难之中的恩情。如今,井水依然甘甜,养育着程氏后代长大成才。石碑上刻有铭文:“团长过公,馨庭安徽蒙城人,才兼文武,治军严明,抗战军兴,转战南北,迭建奇勋。去冬驻节远安,屡摧顽寇,尤注意生产建设,为吾乡开掘河堰,振兴水利。我程家榜地处高阜,又值夏天大旱,民众苦无饮水,乃督率士兵开挖水井。政治指导员天津人张公学渊,致力政训咸著,誉声并赞,襄其事,不日成功,甘泉涌溢,永远利赖。乡人饮水思源,特勒石以资纪念云。程损咳撰陆军一七九师五三七团团长过公德政。程定轩、程少明、程宾咳、程西孟、程正文、程敬安、程天银、程天宏、程文兴、程天敦、程天昆、程天南、程天宗、程天义、程天长、程天贤、程贞作、程培祚、程结作、程西祚、程焕祚、程太祚、程贤厚、刘卿汉暨全乡民众恭颂。中华民国三十年季夏月吉立,王汝寿敬书。”

所获荣誉

人物关系

后世纪念

在洋坪镇凤凰村有一块公德政碑,这块石碑是当地百姓为感激179师537团团长过家芳所立。2025年9月11日至12日,原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将领过家芳的后代过静珺来到远安县,开启抗战记忆寻访之旅,重温鄂西深山的烽火岁月。

宋哲元同情并帮助中共的往事.宋哲元同情并帮助中共的往事.2025-10-21

【弘扬三大精神 聚力支点建设】探寻先辈足迹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原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将领后代赴远安寻访抗战记忆.远安县人民政府.202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