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红

张晓红,女,1971年1月生,湖南怀化人,汉族,民革党员,莱顿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韶关学院校长,民革广东省深圳市委会常委。

人物经历

1988.09-1992.07 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外语系,获文学学士。

1992.09-1995.03 就读于湖南大学西语系,获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

1995.04-2005.03 任北京语言大学英语系讲师。

1998.08-2000.05 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进修北欧文学。

2000.09-2004.12 莱顿大学非西方研究学院博士研究生(荷兰国家奖学金),获比较文学博士学位。

2005.03,任深圳大学英语系副教授、教授。

2009.03-2017.05 任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2017.05,任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2021.09,任深圳大学副校长。

现任韶关学院校长。

,社会任职

任免信息

2021年9月23日,深圳大学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宣布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张晓红任深圳大学副校长的任职决定。

研究方向

当代中国女性诗歌、萨尔曼·鲁西迪、文学理论。

主要贡献

自2005年3月以来在深圳大学文学院英语系任教。现已在《加拿大比较文学评论》、《欧洲评论》、《现代中文文学学报》和《淡江评论》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16篇中英文论文,在国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在《当代外国文学》和《当代作家评论》等刊物上发表译文30万字,出版学术专著《互文视野中的女性诗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和合著《苍山夜话》(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出版《在欧洲》、《达尔文的梦幻池塘》、《阐释历史:欧洲语境中的荷兰文化》、《千万别娶大脚女人》、《阿姆斯特丹:一座城市的小传》、《此岸天堂》等多部译著或合译著作。

负责广东省“十一五”社科规划项目、广东省教育厅育苗工程项目和荷兰文化部国际合作项目,作为重要成员参加两项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

中英文论文:

《记忆的家园,历史的想象——解读拉什迪的<午夜的孩子>》,载《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2期。

《重写的狂欢,重读的愉悦》,载《文艺争鸣》2011年4月刊。

开设课程

《现代西方文论》《现代英美诗歌》《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比较文化与比较文学》

获奖记录

1998年获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其博士论文The Invention of a Discourse 荣获2004年度莱顿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已由荷兰莱顿大学CNWS出版社出版,欧美多家重要的文学刊物刊发了有关书评,被海外汉学家赞为研究当代中国文学的力作。

其中《达尔文的梦幻池塘》入选第四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荣获台湾吴大学术基金会著作佳作奖和中国科学时报社最佳科普图书奖。

一批党派成员任新职.今日头条-团结报党派e家.2021-10-12

张晓红出任韶关学院校长,此前为深圳大学副校长.今日头条-羊城晚报•羊城派.2025-01-04

人事 | 民革深圳市委会常委张晓红任深圳大学副校长.深圳民革.202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