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学广

马学广,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曾任法政学院副教授。他在中山大学和北京大学完成博士学业,并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卡迪夫大学担任访问学者。马学广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海洋国土资源管理、城市与区域规划和空间社会学。他还是中国海洋大学中澳海岸带管理研究中心中方主任,纽约科学院会员,国际区域研究协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人。主要从事城市规划与区域空间治理、海洋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住房政策与土地开发管理研究。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98年9月-2002年6月,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

2003年9月-2008年6月,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7年8月-2008年3月,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2008年7月-2008年12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城市学院,研究助理。

2009年1月-2011年6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后。

2010年3月-2011年3月,英国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访问学者。

2011年7月-2012年10月,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2019年1月至今,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海洋空间规划与管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2019年1月至今,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社会兼职

马学广担任多个学术组织的成员和专业委员会的委员,包括纽约科学院(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会员,国际区域研究协会(Reg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会员,国际中国规划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a Planning)会员,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城市群与都市圈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区域创新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城市与区域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转型与创新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行政区划与空间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中外人文交流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人,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人,山东省科技专家库专家,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数据库专家。此外,他还是Cities、《地理科学》《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进展》和《经济地理》等16家国内外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教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学》。

研究生课程:《土地经济学》《公共管理名著选读》。

发表论文

2011年以来,参与编写高等学校教材1部、撰写学术专著1部。

[1]王恩涌主编.人文地理学(第三版)[M].北京:高教社,2013.主笔“城市地理”章。

[2]马学广著.城市边缘区空间生产与土地利用冲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3。

2007年以来,在《地理研究》和《地理科学》等地理/规划/经济类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3篇,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论文2篇,会议论文4篇,合计39篇。

[1]马学广.大都市边缘区制度性生态空间的多元治理研究:政策网络的视角[J].地理研究,2011,31(8):1215- 1226。

[2]马学广.大都市边缘区制度性生态空间的多元治理研究:政策网络的视角[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K9《地理》全文转载,2011(6):58-68。

[3]马学广,李贵才欧洲多中心城市区域研究进展与应用实践[J].地理科学,2011,31(12): 1423-1429。

[4]马学广,李贵才.欧洲多中心城市区域研究进展与应用实践[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K9《地理》全文转载,2012(3):109-116。

[5]王爱民,马学广,闫小培基于行动者网络的土地利用冲突及其治理机制研究-以海珠区果林保护区为例[J].地理科学, 2010,30(1):80-85。

[6]马学广.“单位制”城市空间的社会生产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0,30(9):1456 -1461。

[7]马学广,王爱民.珠三角物业依赖型社区经济的特征及其调控路径[J].经济地理,2011, 31(5):773-780。

[8]马学广,李贵才全球流动空间中的当代世界城市网络理论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 (10):1630-1637。

[9]马学广,王爱民,闫小培基于增长网络的城市空间生产方式变迁研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J].经济地理, 2009,29(11): 1827-1832。

[10]马学广,李贵才.世界城市网络研究方法论[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2): 255-263。

[11]马学广,王爱民,闫小培.城市空间重构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冲突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人文地理, 2010, 25(3):72-77。

[12]马学广,王爱民,闫小培广州市城市居住空间的社会生产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9(5):122-127。

[13]马学广,李贵才西方城市网络理论研究进展和应用实践[J].国际城市规划,2012,27(4):65-70,101。

[14]马学广.城市边缘区空间重构的驱动机理研究[J].特区经济,2012(10):251-254。

[15]马学广.城市边缘区社会-空间转型中的征地冲突研究[J].规划师,2011,27(3):61-65。

[16]马学广.城市区域增长的网络化治理[J].城市问题,2011(8):72-75。

[17]马学广.城中村空间的社会生产与治理研究-以海珠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 17 (1):126-133。

[18]马学广.城镇密集地区政府合作型跨境区域治理研究-以大珠三角西岸地区为例[J].城市观察,2012,21(5): 105-116。

[19]马学广. 经济圈战略下的区域跨界整合研究—以珠西地区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27 (6):62-67,80。

[20]马学广,王爱民,闫小培权力视角下的城市空间资源配置研究[J].规划师,2008,24(1): 77-82。

[21]马学广,王爱民,闫小培.从行政分权到跨域治理: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24(1):49-55。

[22]马学广,王爱民,李红岩.城镇密集地区地方政府跨域治理研究-以中山市为例[J].热带地理, 2008,28 (2): 144-149。

[23]路旭,马学广,李贵才基于国际生产者服务企业布局的珠三角城市网络空间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12, 32(4):50-54.(注:马学广作为该文通讯作者)。

[24]路旭,马学广,李贵才.世界城市对珠三角城镇群的影响力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5):16-21. (注:马学广作为该文通讯作者)。

[25]林雄斌,马学广.全球化背景下封闭社区的影响因素与空间效应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3):354-360. (注:马学广作为该文通讯作者)。

[26]叶磊,马学广.转型时期城市土地再开发的协同治理机制研究述评与展望[J].规划师,2010,26(10):103-107。

[27]叶磊,马学广.深圳市城中村改造的优化路径研究[J].特区经济,2010 (4):16-19。

[28]王爱民,马学广,陈树荣.行政边界地带跨政区协调体系构建[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 23(5):56-61。

[29]王爱民,陈树荣,马学广.国外边际地区及边际化过程研究述评[J].地球科学进展,2007, 22(2):24-31。

[30]姜文锦,陈可石,马学广.我国旧城改造的 [1]间生产研究-以上海新天地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 2011, 18(10):84-89。

[31]陈伟劲,马学广,蔡莉丽,栾晓帆,李贵才珠三角城市联系的空间分异格局特征研究-基于长途客运交通流的分析[J].经济地理.2013,33(4):48-53. (注:马学广作为该文通讯作者)。

[32]张婧远,陈伟劲,马学广,曾辉基于生态经济视角的宜居城市建设路径研究-以珠海市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13,28(3):46-54。

[33]林雄斌,马学广,李贵才.珠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 (11):134-137. (注:马学广作为该文通讯作者)。

[34]蔡莉丽,马学广,陈伟劲,栾晓帆,李贵才 基于客运交通流的珠三角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测度研究[J].经济地理.2013,33(11):52-57. (注:马学广作为该文通讯作者)。

[35]MA Xueguang. Dilemmas between the Protection of Lung and Stomach: Land Use Conflicts in Rapid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Pearl River Delta [C]. Edited by Jiayuan Wang, Zhikun Ding, Liang Zou, Jian Zuo.Proceedings of the 1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dvancement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Real Estate,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14。

纵向课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和中国海洋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等5项;参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海洋大学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和青岛市“双百”调研课题等7项。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41001091):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空间重构的驱动机理研究。

[2]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20090450220):城市土地再开发的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3]主持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批准号:2013RKE29002):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空间结构与空间政策互馈调控机理研究。

[4]主持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教外司留[2013]1792号):城镇群区域空间结构多中心性的定量测度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为例。

[5]主持中国海洋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201311001):海洋国土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

[6]参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项目批准号:2012BAJ22B05):村镇区域空间规划技术研究。

[7]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40830747):基于功能网络的区域城市化生态环境效应及其调控机制研究—以大珠三角地区为例。

[8]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 13YJA840023):环渤海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路径研究。

[9]参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批准号:04009786):珠江三角洲地区地方政府跨政区协调研究。

[10]参与中国海洋大学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201362005):国土资源管理视角下南海问题研究。

[11]参与中国海洋大学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201413037):山东省土地城市化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12]参与青岛市”双百”调研工程课题:青岛市海洋环境保护地方立法机制研究。

横向课题

横向课题方面,先后参与广东省建设厅及广州市深圳市、东莞、中山市肇庆市汕尾市梅州市等地委托项目,中国社科院委托项目等24项。

[1]2013.8-,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层叠样式表)(山东),调查组织者和参与人。

[2]2011.12-,深汕特别合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委托,项目执行负责人。

[3]2011.2-,龙岗区规划国土推进社区经济转型研究,深圳市规土委龙岗管理局委托,专题负责人。

[4]2011.3-,携手共建世界级城镇群研究.广东省建设厅委托,“世界级城镇群的性质和内涵”专题负责人。

[5]2010.1-2010.3,广东省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广东省建设厅委托,“广东城镇化质量评价”专题负责人。

[6]2009.12-2010.4,广东省城市化拉动内需增长研究.广东省建设厅委托,“广东城市化发展特征”专题负责人。

[7]2009.5-2010.10,粤港澳共建优质生活圈调研及规划.广东省建设厅委托,前期工作参与。

[8]2009.2-2010.5,《大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第五专题:澳门与珠三角西岸地区协调发展研究之珠三角西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专题研究.广东省建设厅与澳门土地工务运输局委托,北京大学项目组执行人。

[9]2011.6-,肇庆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肇庆市城乡规划局委托,负责城市定位研究。

[10]2009.2-2010.3,深圳市横岗街道城市化与产业竞争力研究.龙岗区横岗街道办事处委托,项目执行负责人。

[11]2008.8-2009.3,深圳市国土资源调查与综合评价,深圳市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委托,负责报告整合。

[12]2006.5-2007.3,深圳市社区规划试点项目--爱联社区规划,深圳市规划局委托,负责空间研究专题。

[13]2005.6-2005.12,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之2006年度土地供应计划研究,深圳市规划局委托,负责“两证一书”的分析和用地规模预测。

[14]2008.4-2008.7,天河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产业发展调研,广州市天河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委托,负责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的设计。

[15]2007.3-2007.10,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广州市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心委托,负责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的设计。

[16]2008.4-2008.6,广州开发区科学城土地集约利用诊断调研,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委托,负责土地利用问题分析和对策研拟。

[17]2005.7-2007.7,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研究之广州市建设用地潜力与土地分区管制研究,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委托,负责土地用途分区管制专题。

[18]2008.3-2008.9,东莞市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估,东莞市科技局委托,负责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研究。

[19]2004.9-2005.5,中山市产业集群与城镇发展研究,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委托,负责产业用地需求分析。

[20]2004.9-2005.5,中山市组团发展与城镇协调研究,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委托,负责组团协调框架设计。

[21]2005.10-2006.7,中山市“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规划,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委托,负责产业经济分析。

[22]2004.5-2005.8,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城镇体系规划,大埔县建设局委托,负责产业经济发展专题等。

[23]2004.5-2005.8,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总体规划,大埔县三河镇政府委托,负责经济发展战略专题等。

[24]2004.5-2005.8,广东省梅州市高陂镇总体规划,大埔县高陂镇政府委托,负责城镇发展战略专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