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logo, blue P on white background PConline 网站地图
3G 4:40
十滴水
编辑:浩

十滴水(shidi decoction),是一种中成药,用于伤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

十滴水为棕红色至棕褐色的澄清液体;气芳香,味辛辣。由樟脑、干姜、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七味粉药材配伍制得。为口服酊剂,一次2~5ml,儿童酌减。孕妇以及对该药品及乙醇过敏者禁用。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食物。驾驶员、高空作业者、过敏体质者慎用。

药物组成

樟脑25g、干姜25g、大黄20g、小茴香10g、肉桂10g、辣椒5g、桉油12.5ml。

制法

樟脑、干姜、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七味药材,除樟脑和桉油外,其余干姜等辽五味粉碎成粗粉,混匀,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约750ml,加入樟脑和桉油,搅拌使完全溶解,再继续收集渗漉液至1000ml,搅匀,即得。

性状

该药为棕红色至棕褐色的澄清液体;气芳香,味辛辣。

医学用途

功能与主治

健胃,祛暑。用于因中暑而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

方解

本方证治为夏月外感暑湿,气机不畅所致。暑湿内蕴,阻遏气机,清阳不升,则头晕;湿阻中焦,胃气上逆,则恶心、腹痛、胃肠不适。治宜健胃,祛暑。方中樟脑通窍辟秽,温中止痛,为君药。干姜、肉桂温健脾胃,散寒止痛;茴香、辣椒温中散寒,开胃止呕,共为臣药。大黄泻下通便,导湿热下行;桉树油祛风解暑,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养胃、祛暑之功。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2~5ml;儿童酌减。

规格与剂型

酊剂,每支(瓶)装5ml、10ml、20ml、100ml、500ml等;胶囊剂(软胶囊),每粒装0.25g。

药理作用

该药有抑制胃肠运动、镇痛、兴奋中枢、耐高温等作用。

临床应用

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中暑的常用方。以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为证治要点。

现代应用

常用于中暑、胃肠炎、小儿汗疹、小面积烧伤等证属暑热者。

临床新用途

治疗痱子

有人用十滴水治疗小儿痱子58例,均在用药2~3d治愈。本药应用未见不良反应。另有人应用甲滴承治疗小儿痱子30例,在治疗的第4~5日痱子明显减轻,消退,治愈率为77%,有效率为100%。用法:取出滴水2.5ml,溶于300ml温水中混匀,洗浴,一天2次,5天为1个疗程。

治疗足癣

据报道,有人采用田滴水治疗足癣患者,效果颇佳。用法:先用蒲公英煎液洗脚后擦干,以棉签蘸少量出滴水涂搽患处,3~4次/天;伴有感染者,可用出滴水浸湿纱布外敷患处,2次/天,连续用药3~5天即可治愈。

风险与禁忌

不良反应

该药有引起猩红热药疹接触性皮炎、误致眼损伤的文献报道。

禁忌

孕妇、对该药及乙醇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2.驾驶员、高空作业者、过敏体质者慎用。

3.服用头孢类药物时,禁服该药,以免发生双硫仑反应。

贮藏

遮光,密封。

卡通风格的橙色IP地址图标,带有网络符号

十滴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5-07-07

十滴水_十滴水的作用_十滴水的用法用量_十滴水的不良反应|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2025-07-07

药品分类与代码查询.国家医保服务平台.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