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静

朱静是上海市卫星电视台News at Ten和上海《英语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她很高兴参加了获奖节目的播音工作。

我和英语新闻

上海卫星电视台News at Ten节目主持人

我与上海《英语新闻》结缘

刚做完《财富》论坛的一个专访,我和摄像师匆匆走出金茂凯悦酒店集团,赶着回台发稿。忽然一个学生模样的青年走上前来说,“朱小姐,我是上大英语系的学生,也是这次《财富》论坛的志愿者。非常喜欢看你们东方卫视的News at Ten节目,能不能和你合一张影?”望着他一脸的诚恳,我欣然接受了这个提议。

在回台的路上,我不禁想,3年前的我,刚进电视台,就和那个大学生一样,对未来既满怀憧憬,又懵懵懂懂。而如今,我巳是上海卫视英语新闻News at Ten 栏目的一名主持人了,而这正是由于英语新闻给我带来了业务上不断成熟发展的机会。

其实,我和《英语新闻》的缘分早巳有之。当年我直升上海外国语大学时,第一志愿填写的就是国际新闻专业。毕业后我进了电视台干起了我喜爱的英语新闻,从最基本的编稿配音学起,接着外出采访拍片,再到版面编辑、播音主持,一步一个脚印迈向成功。在这里,领导和同事们会手把手地教你,更会给你机会去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记得1996年底,英语新闻为了扩大对外宣传上海市,准备向CNN供片,当时也给了我这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手以平等的机会参与竞争。我采制一条讲述上海本地快餐业如何与洋快餐竞争的新闻,结果成了CNN世界报道节目播出的第一条由上海电视记者制作的介绍上海的片子,还得了当年最佳财经报道的提名奖

在《英语新闻》,员工常常必须承担着多种角色,既是记者,又是制片人、编辑和播音员。在亚特兰大CNN总部参加培训时才发现,即使是CNN这样的媒体,也没有要求有这样能精通采、编、播的人才。但是《英语新闻》则一直在着力培养这样的通才,也一直在为自己设立更新、更高的目标。

这半年来,我又接受了新的挑战,那就是在星期天的《英语新闻》中组识一档全新的英语财经节目Business Report,把上海市这个中国的经济中心的脉动即时传递给全国的中外观众。每周从确定选题到邀请合适的访谈对象,我和同事们都要好好费一番功夫。做经济节目我是“半路出家”,为了能把节目做得既有新闻性又具专业性,我还得挤出时间去啃那些英语原版的经济学丛书。

值得欣慰的是,《英语新闻》的努力也获得了专业界的肯定。金秋十月,全国外宣政府奖——中国彩虹奖颁仪式在北京时举行。News at Ten栏目以最高得票数获“中国彩虹奖”一等奖,这是迄今为止上海市《英语新闻》在国内所获得的最高荣誉。而我也很高兴自己参加了获奖节目的播音工作。希望我能和《英语新闻》一起不断发展、成长。

(原载《新民周刊》1999年11月1日总第44期)

个人介绍

朱静,(19381010- )出生于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62.9-1996.3 在钢铁研究总院任职。1980.10-1982.9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固体研究中心任Faculty Research Associate,1984.9-1985.4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天文和物理系任Faculty Assoc. Professor。曾任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1997.3-2007.1)。

朱静是我国分析电子显微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与学术带头人之一。长期从事材料结构、缺陷、界面的实验观察和控制及其和性能关系研究,应用现代显微分析技术在研制新材料和材料科学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中做出创新性贡献。她系统地研究了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的合金化原理、强韧化本质,据此确定了合金化及热处理制度,在我国分离机用钢中实施成功。她在国际上用相干电子波微衍射的实验及原理,发现和确定了有序结构单个畴界及单个原子面缺陷的性质,发表的原始论文被作为该领域开拓性文献引用。近十多年朱静在中国本土首先开展了亚埃尺度的材料表征的技术和应用研究,透射电子的占位分辨定量磁结构测定方法研究;从事铁电氧化物材料、高速列车车轴、纳米力学、纳米能源等研究。被邀请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三十余次。获国家及部委奖九项,何梁何利奖一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主编或参与撰写专著五本。三名研究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